男子吃完苦葫蘆中毒被送醫急救 葫蘆清火也不能亂吃
清炒的葫蘆發苦,男子覺得吃了苦味能清火,沒想到飯后一個小時后突然頭暈、腹痛、上吐下瀉,緊急就醫才知是急性食物中毒,“元兇”竟是發苦的葫蘆中含有的堿糖甙毒素。
家住漢陽52歲的曾先生,平日里注重養生,三天前午餐做了一小盤清炒葫蘆,當時吃就感覺發苦,難以下咽,但他以為多吃苦味能清火,可沒吃幾片就覺得肚子不舒服,開始上吐下瀉,不到一個小時,頭暈、乏力、腹痛,不得不緊急就醫。
接診的漢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吳小微教授說,曾先生當時除消化道癥狀外,還有全身肌肉酸痛,經診斷為急性腸胃炎、食物中毒。經綜合治療,曾先生癥狀很快好轉,三天住院觀察后,已于今天痊愈出院。
吳小微教授解釋,苦葫蘆就是因為含有堿糖甙毒素,它是一種植物毒素,加熱后也不易被破壞。一般的葫蘆可以放心食用,但也有例外,假如與其他植物發生雜交、種植條件不佳、運輸或儲存不當或變得不新鮮時,它就會可能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變苦形成含有苦味物質的堿糖甙毒素,以減少自身“傷害”,若被人誤食便會中毒。
一旦食用“苦葫蘆”會引發口干、頭昏、惡心、乏力、嗜睡、腹瀉等不良反應,重者出現心慌、腹痛、劇烈腹瀉,若不及時救治,極易出現脫水、休克、臟器功能受損等,威脅性命。曾有吃發苦的葫蘆后出現胃部出血和糜爛,心臟、腎功能受損的臨床案例,也在新聞上看過有大量食用后中毒身亡的教訓。
漢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吳小微提醒廣大市民,不僅是葫蘆,黃瓜、絲瓜、瓠子等葫蘆科植物,一旦發現有苦味,千萬不要食用。一旦急性食物中毒,馬上催吐、大量飲水并及時就醫。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