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市崆峒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 強化日常監管保安全
“雙安雙創”牢筑食品藥品安全防線 ——平涼市崆峒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紀實
省市區領導督查食品安全示范店創建工作
近年來,崆峒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市有關食品安全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把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區)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分類指導、分步實施、點面結合、標本兼治的總要求,堅持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控制、社會共治的總原則,健全責任體系,創新監管方式,加大執法整治,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截止2017年,“雙安雙創”工作順利通過省上達標驗收,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營造了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
堅持高位推動。全面實施示范創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區長為組長、區政府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區食藥監、農牧、工商、執法等39個食安委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印發《平涼市崆峒區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實施方案》《平涼市崆峒區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區)實施方案》及《行事歷》,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召開會議安排部署、調度分析,多次深入現場進行督導調研、協調解決問題,確保創建工作扎實有效推進。逐級壓實責任。將示范創建工作納入政府目標管理考核內容,與各責任單位簽定目標管理責任書,逐層逐級明確目標、靠實責任、細化措施,并嚴格督查考評和兌現獎懲;區食安委辦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加強工作督查力度和協調推進,推動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強化支持保障。增設了崆峒區綠色食品辦公室,增加編制5名;為區食藥監局補充公益性崗位15個,在全區17個鄉鎮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機構,聘請食品安全協管員252名;全面加強食品和農產品安全經費保障,每年列支28萬元經費用于食品監管,2015以來累計撥付農產品監管檢測經費61萬元。
嚴抓源頭治理。全面落實種子經營門店、農獸藥、飼料經營門店等農業投入品經營主體登記備案制度,嚴格執行禁限用農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有關規定,大力推行食用農產品“三產一憑證”監管模式,對全區708輛食品批發配送車輛實行“五統一”管理措施,建立了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有機銜接的長效機制,實現了對食品安全的源頭管控。嚴格過程監管。嚴把食品生產經營許可關,大力推行監管網格化、檢查表格化、責任公開化和記分常態化等監管模式,督促食品生產企業、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完善落實原輔料進貨查驗、貯存運輸、索證索票、進貨查驗等安全要求,全面落實餐飲單位量化分級、外置化公示、“明廚亮灶”等規范化監管措施,以日常監管“常態化”促進了監管機制“長效化”,確保了食品在生產經營環節不出問題。嚴控風險隱患。健全完善了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和預警防控體系,制定“一企一單”風險防控清單和“一企一策”監管措施,從經營類別、經營規模、消費對象等靜態風險因素和經營條件保持、過程控制、管理制度建立運行等動態風險因素入手,定期深入食品生產企業和經營單位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對原料采購、生產加工流程、成品儲藏環境、經營場所衛生等環節存在的7大類問題及時跟進監督整改。
加大聯動執法,聚力出重拳、強整治、嚴懲處
堅持重點治亂。始終保持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對日常監管和群眾舉報投訴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堅持零容忍,一經查實嚴格依照食品安全法規條例從嚴進行處罰,真正使嚴懲重處成為食品安全治理常態,2016年以來,該局共辦理查處違規經營農資案件28起,食品行政處罰案件255起,收繳罰沒款188.4萬元。推進專項整治。圍繞群眾關心和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突出重點環節、重點時段,重點領域,集中力量,部署開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開展大米、面、油、肉、乳、飲料、白酒等食品專項檢查12次,確保了日常大宗消費食品安全。強化重點治理。加強對農村、城鄉結合部、建筑工地食堂、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以及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小攤販等重點區域和嬰幼兒配方乳粉等重點品種食品安全監管,依法治理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無證生產、虛假宣傳、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行為,依法取締食品黑作坊14戶,搗毀非法屠宰禽類“黑窩點”2處,有效凈化了食品市場秩序。
加強規范管理,聚力嚴制度、創模式、保安全
嚴格檢測制度。全面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每月對轄區內的蔬菜基地上市蔬菜開展抽樣速測工作,使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實時掌握企業安全生產動態,有效提高了農產品安全監管和公共服務水平。2016年以來,農牧部門累計完成例行抽檢32次,抽檢2737個蔬菜樣品,抽檢合格率100%;食藥監部門累計監督抽檢3805批次,快速檢測2.1萬批次,抽檢合格率97%。創新監管模式。積極探索建立面向分散農戶和收購儲運主體的責任落實機制和管理模式,實施以農產品質量合格證明為基礎的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制度,在傳統種植區域推行產地準出證和自產證明,在企業化程度較高區域實行二維碼追溯,實現了生產與流通、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的有效對接。完善追溯體系。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站建成集行政監管、主體生產、消費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電子追溯監管平臺,在食品生產、批發、商超和中型以上餐飲服務單位(含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及學校食堂)全面推廣應用食品安全電子追溯平臺,實現食品管理來源可溯、流向可追、問題可查。
注重統籌協調,聚力抓主體、廣宣傳、強監督
一是強化企業主責。督促企業建立“一查一報”工作制度,組織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負責人不定期開展座談交流和現場觀摩,通過簽訂年度食品藥品質量安全責任書、承諾書、告知書等方式,壓實生產經營企業負責人的首要責任、企業質量安全主管人員的直接責任。二是強化宣傳教育。借助“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3.31”食品藥品安全投訴舉報日、食品安全宣傳周、安全用藥月及食藥知識“五進”等大型集中活動,依托網站、報刊、“兩微一端”等平臺,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累計懸掛條幅150余條、印發各類宣傳資料14萬份,發布網絡信息57條,營造了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濃厚氛圍。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教育培訓,分批次對全區領導干部、食品監管人員和從業人員進行輔導培訓,共舉辦培訓21期、50余場次,培訓人員1.9萬人次,有效提升了食品監管人員的能力和食品從業人員誠信守法經營意識。三是拓展社會監督。完善“12331”投訴舉報電話處置程序,在大型商場、超市、餐飲單位設置了舉報投訴信息公示牌,各種渠道共受理辦結投訴舉報案件1054件,做到了有訴必接,接訴必查,有查必果。健全食品安全監督渠道,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共辦結網站留言、區長熱線、來信來訪等食品安全問題131件,在區政府網站公示食品行政處罰案件信息255起。積極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將所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全部納入信用等級評定系統,先后公布“紅黑名單”2期,列入紅名單監管企業4戶,充分發揮信用的警示和懲戒作用。
在“雙安雙創”工作中崆峒區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下一步,該區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虛心學習借鑒兄弟縣區的好經驗、好做法,在食品安全監管上進一步凝聚共識、創新思路、優化方式、健全體系、提升能力,持續深化鞏固“雙安雙創”創建成果,為維護全區食品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