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有洗潔精殘留,木耳提前泡發,校園食品安全問題幾時休?
五香粉的原包裝上標注的有效期是2017年11月2日,但包裝被貼標后,拆封日期寫上了2018年6月4日,有效期變成了2019年5月3日
近日,上海市民辦中芯學校出現一起學校食品安全問題,家長們查看學校食堂后發現,食材的出廠日期有被改過的痕跡;木耳提前泡發,有中毒隱患;部分餐具有洗潔精殘留......據悉,中芯學校是一所國際學校,每年每人所收學費可達10萬元,家長們交付著高昂的學費,學校卻以這樣的方式回應家長的信任,令人寒心。
中芯學校學生收費標準
金秋9月,學生們陸續踏入校園,迎接新學期的到來。令人遺憾的是,在這樣一個充滿希望的時節,校園內卻接連曝出多起食品安全衛生問題。
9月3日,江西省萬安縣部分學校營養餐供餐出現食材變質問題,致順峰中學等7個學校25名學生餐后出現不同程度腹痛、腹脹等急性胃腸炎癥狀住院接受治療。
四天后,教育部下發緊急通知,要求立即開展學校食品安全隱患排查、落實學校食品安全管理規定、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督導檢查。
通知下發不到半個月,各學校還在加緊排查隱患時,負面消息又接連出現在報端:
9月19日、20日,安徽省蕪湖市連發兩起幼兒園食品安全問題:童馨幼兒園被曝使用發臭的雞腿和霉變的大米;得得貝幼兒園被指存在提供剩飯剩饅頭、真空包裝香腸脹袋等問題。
9月21日至23日,河北趙縣石塔實驗聯盟學校育英校區被曝出數十名住宿生集中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癥狀后入院治療,當地教育局立即令其整改。央視網記者經過調查發現,該校食堂在整改期間仍有違規操作,面粉堆放未按照“離地離墻”的要求,甚至在面條機、案板上發現有疑似老鼠屎的黑色物體。
出現腹瀉嘔吐等癥狀的學生正在輸液
9月25日,蕪湖市再出食品安全問題,有家長反映江岸明珠幼兒園廚房內有長蟲的綠豆、過期醬油、大包冷凍的荷包蛋以及臨近保質期的牛奶。
不到一周時間,多地接連被曝出現校園食品安全問題,再次引起有關部門高度重視。
9月27日,針對多地發生的劣質“營養餐”和學生食物中毒事件,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約談相關省教育廳和縣級政府有關負責人,要求開展全面排查,做好整改工作,嚴肅責任追究,嚴格供餐企業準入,立即清退違規供餐企業并列入“黑名單”。
國家對于學校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為何校園內食品安全問題仍屢禁不止呢?
首先,當事人,也就是食用問題食物的兒童本人,缺乏對食品安全的基本辨別能力,不能及時發現不衛生不安全的食品,有的孩子向家長反映“學校的飯不好吃”,也往往被認作是挑食的表現。
其次,從監護人的角度來說,家長們平時難以接觸到學校的食品供應鏈或者食品制作環境,當孩子們出現健康問題時,家長們才進入食堂查看,等到發現變質的食材和糟糕的衛生環境時,已為時晚矣。
再者,當地教育部門的監管工作不到位。河北某中學發生學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央視網記者前往當地教育局進行采訪,了解事發前對該校食品衛生的檢查情況,相關負責人表示:“事太多了,沒顧著。”學生的健康問題事關重大,以“沒顧上”為理由搪塞,實屬不該。
最重要的是,涉事學校的相關負責人缺乏基本的責任心,將劣質的食品放上學生的餐桌,置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于不顧。負責人能否設身處地地試想一下,這樣的食物自己會不會吃?如果自己的孩子食用了這樣的食物,又怎能不揪心,不憤怒?
上海中芯學校食堂
批判與拷問之后,當務之急是要建筑一道堅固的校園食品安全防線,莫讓孩子的成長再受問題食物的傷害。
首先,家長和學校需要加強對孩子的食品安全教育,普及食品衛生常識;其次,學校應健全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機制,保證學校的食品衛生情況及時反饋到家長,據悉,不少學校已經引入了食堂視頻監控系統,食品制作過程更加公開透明;再次,學校相關責任人要對食材衛生、供應鏈等環節給予足夠的重視,用責任心和使命感守護孩子們的健康;最后,國家在加強監管的同時,也應加大懲罰的力度,用法律的重劍威懾失職瀆職者。
孩子的安全是教育的底線,“祖國的花朵”豈能用變質的食材培育?(文/及玥)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