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區“食事街知”食品安全基層調研活動走進鹽田區
二維碼掃一掃,食品安全信息全知道!在鹽田區,不少消費者去餐廳就餐時都發現,餐廳桌子上隨處可見附著二維碼的就餐提醒,拿起手機掃掃二維碼,餐廳許可登記、食品安全管理、后廚加工制作視頻等信息一目了然,消費者對餐廳的食品安全狀況有了更直觀的了解。這得益于鹽田區在2018年大力推進的“陽光智慧餐飲”工程建設。
10月12日,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食事街知”食品安全基層調研活動走進鹽田區,由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黨組成員、市食藥監局副局長李忠率領相關處室負責人及食品安全專家走訪鹽田海鮮街師公會餐廳及“一街一車一室”,實地了解“陽光智慧餐飲”如何惠民便民。
微觀食事
一體監控體系實現食安監管多方參與
2017年11月,深圳全面啟動“一街一車一室”建設及餐飲業巡查公示試點工作,構建食品安全巡查網、檢測網、執法網,加快實現“打造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的工作目標。2018年1月,鹽田區梅沙街道順利完成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巡查公示試點工作;3月,鹽田區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一街一車一室”建設,快檢工作全面鋪開。
為實現食品安全監管透明化、智慧化,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鹽田局在巡查公示系統、“一街一車一室”、明廚亮灶工程建設的基礎上,建設了包括“一個中心,四個平臺”的智慧市場監管系統,即在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鹽田局建立一個智慧管控中心、在四個監管所建立智慧監管平臺。
據了解,鹽田區智慧市場監管系統具有智能指揮調度、視頻集中監管、智慧巡查、二維碼公示經營主體信息、執法取證、量化等級管控、宣傳及通知、數據統計分析八大功能。在此基礎上實現了掃二維碼直接查看餐廳許可登記信息、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快檢結果和餐廳后廚監控視頻,初步建成了“互聯網+明廚亮灶”多位一體監控體系,形成了“陽光智慧餐飲”鹽田模式。
鹽田區食藥安辦介紹,“陽光智慧餐飲”工程以“公開透明社會共治”“互聯網+明廚亮灶”為核心理念。“陽光”是指通過顯示屏、公示欄、二維碼等多種形式,實現從食品采購、加工制作、人員管理,到監管部門的日常監管、案件執法、監督抽檢信息等全方位、多渠道的“信息陽光”;“智慧”是指以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為支撐,打造監管部門、經營者、消費者多方交流平臺,實現“多方參與、智慧監管”和餐飲業的共治、共建、共享。
目前,鹽田區“陽光智慧餐飲”工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食品加工制作場所安裝監控視頻并接入管控中心的餐飲服務單位達到700多家,安裝的攝像頭達到1752個,基本覆蓋了轄區50平方米以上的餐飲服務單位和部分提供網絡訂餐服務的單位;食品安全信息欄共安裝1776個,其中餐飲單位公示欄安裝1108個,食品流通單位公示欄安裝668個。
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鹽田局負責人介紹,自2018年6月鹽田“陽光智慧餐飲”系統運行以來,執法人員通過視頻集中監管系統發現餐廳加工制作過程中的違規操作行為58宗,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38份,已全部整改完畢。通過第三方巡查發現并指導改正的輕微違規行為4665項,第三方巡查發現超范圍經營網絡送餐違法行為85宗,已全部責令整改完畢。
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鹽田局也提出了疑問和困惑。通過“陽光智慧餐飲”系統實施的網絡在線巡查能否替代現場執法檢查?如何有效對接信息,實現市、區智慧系統相互融合,實現監管信息共享?此外,監管對象流動性引起的采集數據不及時、不準確,公眾參與體驗度較低,網絡環境、網絡速度跟不上系統速度,基礎硬件設施的安全保障等問題也成為了此項工程推進建設的“絆腳石”。
食安眾議
通過租賃形式配置基層硬件設施
鹽田區先行先試的做法,得到了“食事街知”調研組的充分肯定,調研組成員也結合各自專業領域,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建議。
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餐飲處科長徐亞軍認為,“陽光智慧餐飲”工程關鍵在于“陽光”和“智慧”,在實現透明化、信息化方面,鹽田區成效明顯。對于鹽田局提到的網絡監控能否代替現場執法的疑問,徐亞軍認為,這涉及法律支撐的問題,目前法律尚未明確是否認同。他透露,隨著深圳餐飲監管工作“扣分制”的推出,未來,執法部門可以嘗試將“扣分制”與“陽光智慧餐飲”工程相結合,實現監管力度最大化。
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智慧辦副主任張焰也在座談會上介紹了深圳智慧市場監管系統的開發思路。該系統圍繞“一二三四”進行開發,“一”是打造一個智慧監管系統平臺,“二”是打造大數據中心和智能指揮中心,“三”是實現三張網即“檢測網”“巡查網”“執法網”聯通,“四”是打造智能監管、智慧監管、智能政務、智能分析四大功能。
對于鹽田區在食品安全智能化、信息化監管方面所做的嘗試,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信息中心運維部部長陳宗義給予肯定。他補充道,“陽光智慧餐飲”工程網絡速度與硬件設施要跟得上,才能發揮最大作用。而對于鹽田局提到的基礎硬件設施安全性問題,陳宗義認為,除了監管部門,硬件設施更應該由餐飲單位落實維護,他們是最近距離、最長時間接觸這些硬件設施的,餐飲單位的工作人員可以更快更及時發現硬件問題。
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食藥綜合處副處長李媛也對基層硬件設施的維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媛建議,“陽光智慧餐飲”工程涉及的基礎硬件設施,除了購買,也可以采用租賃的形式,或是以購買服務的形式,請第三方企業一并提供設施和勞務,這樣的好處是落后的、被淘汰的設備設施可以由第三方企業及時安排更新,免去了重新購置。此外,針對硬件設施的安全性問題,李媛認為,要充分運用“扣分制”或“量化評級”,建議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餐飲處統籌考慮,在評分項中增加相應的智慧終端硬件設施安全和正常運行的扣分條款,制約企業規避智慧監管。若有企業未盡責維護或刻意損壞設備設施的,不僅要相應扣分或停業整改,更要以此為線索將企業列入重點監管對象,查實其規避監管背后的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形成威懾作用。
在實地走訪了海鮮街餐飲單位、了解了鹽田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開展情況后,“食事街知”顧問小組成員、市人大代表、深圳合口味食品公司董事長孫小荔給予了高度評價。孫小荔提到,作為市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委委員,未來自己將積極建言獻策,從法律建設等方面支持深圳市食品安全工作,推動深圳市食品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
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黨組成員、市食藥監局副局長李忠表示,深圳正在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涉及60大工程,“陽光智慧餐飲”工程就是其中一個。他介紹,目前這項工程正在緊張有序地推進,鹽田區所做的嘗試值得肯定。隨著工作的逐步深入,鹽田區應注重總結經驗,把好經驗、好做法進行推廣,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而對于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應主動作為,在相關事項尚未明確的時候,克服困難,迎難而上,全力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統籌/陳莉 文/李超 圖/陳玉)

相關熱詞搜索:深圳晚報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