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養生鍋的功效如何?這樣吃火鍋會涮回點健康
近幾年各式各樣的藥膳養生火鍋宣傳層出不窮,養顏蕃茄枸杞鍋,補氣益腎人參鍋等,想必大家在寒冷的冬季里都嘗試過了幾款吧。
火鍋店通常是在湯料中直接放入諸如豆蔻、桂皮、砂仁等生藥材,這些藥材沒有經過特定的煎煮,只能起到去膻、除腥、調味的作用,其藥療或滋補的功效并不大。同時,這樣做也無法避免特殊人群的禁忌,會有產生副作用的風險。
生活中,在4000多種常用中藥中,有87種可做藥膳原料,這些“藥食同源”的中藥與食物配伍、應用時都需要遵循中醫理論,使它們之間互相補充、協調一致,否則就會出現差錯或影響效果。
所謂藥膳,絕不是食物和中藥的累計相加,而是在中醫辨證配膳理論指導下,由藥物、食物和調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人的體質年齡不同、同一個人在不同身體狀態下,對中草藥的適用程度都不同。食用藥膳火鍋前,應先問清火鍋中草藥的具體種類和適用人群,再根據自己體質和身體狀況來決定。此外,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生活習慣有一定差異,在火鍋選料時要注意這些客觀因素。
如人參是滋補良藥,但人參藥性偏濕熱,適于補氣,可用于脾虛等癥,卻不宜為陽熱體質或某些慢性病人服用。另外,制作藥膳的量是有規范的,拿當歸黃芪烏骨雞這道經典藥膳來說,當歸和黃芪兩味中藥與烏雞的重量比應為1:100,即燉制一只重1千克的烏雞,當歸和黃芪加入10克為宜,如果放多了,口感就會不好,補大了還容易上火,導致口干舌燥、五心煩躁等癥狀。再就是補陽的食材中有附子,放多了會中毒,導致惡心、嘔吐、頭昏等癥狀;再比如枸杞是滋補肝腎的,但每次用的量需要控制,一般體質的人每次放10粒左右,最多不要超過20粒。
藥膳雖不是中藥,但仍應該辨證施膳。如果大家都吃同樣一鍋滋補湯,就失去了藥膳的意義,要先了解自己身體的性質再下口。否則,不僅無效,反而危害健康。
火鍋本身存在著健康問題
1
少喝老湯
吃火鍋時喝湯要趁早,否則涮得時間越久,湯中所含的有害殘留物,如亞硝酸鹽的含量就越高。
2
少吃高嘌呤食品
有人誤以為“不吃肉只喝湯”會好一些。實際上,嘌呤能夠充分溶解到湯中,這也是痛風容易在各種鍋、煲類菜肴熱賣的季節高發的一個原因。
3
少食內臟
火鍋桌上,畜禽內臟類食品比較常見。隨著農藥、化肥、添加劑等在食品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動物的內臟作為代謝器官,往往成為這類有害物質的“過濾器”和“貯存器”,尤其是肝臟、肺臟,所含的病原微生物和藥物殘留量最高。
4
少吃半熟食
許多食客為了嘗鮮,喜歡將肉片、生菜等稍微一涮就吃,這種吃法不可取。目前國內畜禽、蔬菜類的生產還多是散戶飼養、種植,食品安全度還不很高,以致在端上餐桌的生鮮食品中,往往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殘留。
這樣吃火鍋會涮回點健康
1
吃要有先后
先涮蔬菜,再食肉類,多吃煮食。涮品要在滾熱湯中煮熟煮透,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胃腸道疾病的發生可能。
2
吃不能太急
吃火鍋時不要太心急,不要吃太燙的食物。此外也要盡少食用冰凍飲料,可選擇一些蔬菜汁、乳品或植物蛋白飲料(酸奶、杏仁露等),起到刺激胃腸分泌,幫助消化的作用。
3
吃要有適宜
建議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如胃病、便秘或腹瀉),應盡少食用調味料。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如肺結核、咽喉炎癥、過敏性哮喘等),不宜食用刺激性的辣味調料,適宜選擇淡醋、麻油等較清淡的佐料。
4
吃要有適度
長時間坐著吃火鍋,會大大增加消化道的負擔。由于胃不斷地接受食物,致使胃液、膽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地分泌工作,消化道腺體無法正常地規律休息。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8-09-19)要如何幫爸媽盡量遠離這位健康殺手 如何幫爸媽補充全營養?
- (2018-07-13)白蘿卜到底有什么功效與營養價值?吃白蘿卜能治痘痘?
- (2018-07-14)羅漢果有哪些神奇功效?降血糖血脂潤腸通便就靠它
- (2018-07-18)木瓜有什么神奇功效?成人維生素C需求只要半個木瓜就搞定
- (2018-08-09)薄荷具有哪些具體的功效? 那些人可以食用那些人禁用?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