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食品安全需要全社會密切關注 解決問題不能只靠事后追責
發布時間: 2018-09-2709:04作者:來源: 瀏覽量:3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屈旌
日前,安徽蕪湖童馨幼兒園被曝給孩子吃臭雞腿、霉大米,涉嫌食品安全違法。23日,當地政府發布通報,依法對幼兒園股東、園長梁某某刑拘。(據9月25日《中國青年報》)
這家黑心幼兒園之所以被曝光,是有家長聽孩子說,吃的雞腿“外面不臭里面臭”,要求入園查看結果遭拒,只能翻墻進入幼兒園廚房,結果看到令人觸目驚心的一幕:大米生蟲發黑,凍肉是去年的,油是雜牌的,調料是過期的。
近年來,保障校園食品安全的法規不斷健全,手段也日益先進。去年4月,教育部發文,鼓勵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在廚房、配餐間等安裝監控攝像裝置,實現食品制作實時監控,接受學生及家長監督。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出事的這家幼兒園,竟然也有“視頻廚房”。執法人員在調查取證時,封存了園內的“視頻廚房”存儲器。顯然,這先進經驗并沒有帶來“明廚亮灶”的效果,最終發現問題,還是靠家長翻墻??梢?,再完善的規定,再高級的設備,若是無人監督管理,無人嚴防死守,都會成為無用的擺設。
開學才一個月,校園食品安全就頻頻踩雷,多地學生營養餐變問題餐,數家幼兒園被曝廚房有貓膩,而這些問題曝光,大部分都是源于家長發現和投訴。往往到了曝光之時,孩子已經吃下了問題食品,甚至身體已出現不適。霉菌和有害物質,會對他們處于成長中、抵抗力不足的身體,造成怎樣的影響和危害,實在令人牽掛和擔憂。所幸,當地也在安排對孩子體檢。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國家的未來。保護兒童不受傷害,是社會不容觸碰的底線。對于那些黑心的作惡之人,當然要嚴懲不貸以儆效尤。而日常監督疲軟乏力,監控設施形同虛設,失職的監管亦是難辭其咎。此次事例應作為一個深刻的教訓:規定不是制定了就完事,更需要督促落實。
校園食品安全需要全社會、尤其是政府部門的密切關注和保障,發現問題不能只靠家長翻墻,解決問題更不能只靠事后追責。少一些技術包裝的花把勢,多一些嚴抓實管的真功夫,才能讓霉大米、臭雞腿銷聲匿跡。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11-26)姚景源:食品行業的好壞不能用百分比來衡量
- (2015-03-06)用數據說話:完美質量信息管理,助力食品安全發展
- (2014-12-09)克魯勃潤滑劑:不止于食品安全
- (2014-11-04)藝康:做好食品安全,推動社會責任
- (2014-10-20)食品企業應如何管控食品安全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