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三文魚刺身等6批次食品不合格 監管部門已責令改正
核心提示:上周,南通市食藥監局發布近期各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不合格食品的核查處置情況,我市涉及的不合格食品有6批次,各地監管部門已經依法對4家餐飲企業作出行政處罰并責令改正。
據了解,不合格食品中散裝三文魚刺身有2批次,分別由崇川區皇品田苑日式料理店、崇川區井福餐廳銷售,不合格原因是菌落總數、大腸菌群不符合標準規定,兩家日料店均因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導致產品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餐具分別是聚香居餐館的玻璃杯、如東譚阿婆餐館的碗,不合格原因分別是陰離子合成洗滌劑項目、大腸菌群不符合標準規定。
此外,如皋市東來百貨超市銷售的爆炒花生、如皋市吳窯蘇果超市加盟店銷售的復合調味醬料(紅燒醬料),不合格原因分別是黃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規定,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規定。經調查,兩批次食品均因生產環節原因導致不合格,監管部門對兩家超市依法免予處罰,并將相關情況通報給生產商所在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近日發布了我國首個老年食品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老年食品通則》(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新標準),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10月30日。新標準規定了老年食品的術語和定義及適用的標準,對產品標示也作出了規定,如規定產品標簽應標注為“老年食品”、標注食用溫度等。
根據新標準,老年食品是指經改善食物物理性狀和(或)調整膳食(營養)成分的種類及含量,以適應咀嚼和(或)吞咽功能下降、營養不良的老年人生理特點,滿足其飲食需要或營養需求的一類特殊膳食用食品。適宜人群為咀嚼吞咽功能下降或營養不良、膳食營養素攝入不足的老年人。
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和營養特點,新標準將老年食品分為三類:易食食品,針對咀嚼吞咽功能下降老年人,只改變食物的物理性狀;老年營養配方食品,滿足老年人基本生理需求的全部營養,可作為代餐食用;老年營養補充食品,補充老年人膳食攝入不足的營養素。
除了規定老年食品所使用的原料應符合相應的安全標準和(或)相關規定外,新標準還對老年食品的技術指標進行了特別規定。
新標準起草負責人、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馬愛國教授介紹說,新標準限制了飽和脂肪酸供能比值,將膳食纖維、EPA、DHA作為必須添加成分,限制鈉的攝入量,提高了鉀、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E的攝入下限,以便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營養需求。依據新標準規定,產品標簽應符合GB13432的規定。老年營養配方食品營養成分表應增加“每100千焦(/100kJ)”含量的標示,老年營養補充食品營養成分表應增加“每日份”含量的標示。產品標簽應標注為“老年食品”,并根據產品適應人群標示其具體類別。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8-07-19)天津東麗區2018年食品安全宣傳周將至7月24日
- (2018-08-23)推進餐飲食品安全 東麗區啟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
- (2014-11-26)姚景源:食品行業的好壞不能用百分比來衡量
- (2015-03-06)用數據說話:完美質量信息管理,助力食品安全發展
- (2014-12-09)克魯勃潤滑劑:不止于食品安全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