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食品監督抽檢質量通告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王浩宇)前日,佛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食品監督抽檢質量通告。據悉,今年6月到7月,全市共抽檢了十六大類共183批次產品。
經檢驗發現,其中6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6批次產品標簽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6.56%。目前,佛山市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及時對不合格食品生產及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依法查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督促企業履行法定義務。
本次抽檢餐飲食品19批次,16批次產品合格,3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這三批產品包括從順德區大良順悅飲食店抽檢的白貝,檢出禁用藥物呋喃唑酮(代謝物)含量為1.31μg/kg。從佛山市順德區濱湖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抽檢的羅氏蝦,檢出禁用藥物呋喃西林(代謝物)含量為1.46μg/kg。從佛山市順德區倫教倫常人家菜館抽檢的蝦,檢出禁用藥物呋喃西林(代謝物)含量為25.9μg/kg。
佛山市食藥監局表示,硝基呋喃類藥物是廣譜抗生素,常見的包括呋喃西林、呋喃妥因、呋喃它酮、呋喃唑酮等。該類藥物長期食用有健康風險,有關規定禁止在動物養殖中使用該類藥物,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呋喃類藥物進入動物體內很快發生代謝,代謝產物在組織中存在較長時間,人體長期攝入后可能引起溶血性貧血、多發性神經炎、眼部損害和急性重型肝炎,并有一定致癌性。
造成硝基呋喃類藥物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部分養殖者和經營者對法規了解不足,或者抱著僥幸心理,片面追求利益,在養殖和銷售水產品過程中違規使用禁用藥物。
此外,本次抽檢食用農產品20批次,17批次產品合格,3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三批次不合格產品包括,佛山市南海區桂城李月芳蔬菜店銷售的菠菜,不合格項為鎘。位于南海區桂城平洲市場蔬菜檔主陳宏銷售的芹菜,不合格項目為毒死蜱。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黃崇旺菜檔上銷售的綠豆芽,不合格項為鉛。
超標的原因是在蔬菜種植過程中,所種植土壤、水源等已受到鉛、鎘以及毒死蜱的污染,導致以上物質在產出的蔬菜中富集。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8-08-17)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告17批次食品不合格 食用農產品不合格樣品3批
- (2018-08-23)市監總局通告2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 天貓正林瓜子赫然上榜
- (2018-08-28)淄博市發布最新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詳情
- (2018-09-07)山東省食藥局公布最新一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告詳情
- (2015-03-06)用數據說話:完美質量信息管理,助力食品安全發展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