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中有害物質分析
李澤榮
(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廣東廣州 511447)
摘 要: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直接或間接與食品接觸,其中的有害物質可能遷移進入食品,給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安全隱患。本文主要結合生產工藝,分析了密胺餐具、紙吸管、快餐紙包裝、食品用復合膜(袋)、食品金屬罐、奶嘴等幾種典型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質及其來源。關鍵詞: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有害物質;分析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與食品緊密接觸,其中的有害物質可能遷移進入食品中,因此食品接觸材料也被稱為間接的食品添加劑。密胺餐具、紙吸管、快餐包裝紙、食品用復合膜(袋)、食品金屬罐、奶嘴是日常廣泛使用的幾種典型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受原料質量和生產工藝等因素影響,產品中可能含有害物質,并遷移進食品中危害人體健康。
1 密胺餐具
密胺餐具是以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為基材、以σ-纖維素為填料的密胺粉為原料,經模壓成型制成的餐具。密胺餐具又稱仿瓷餐具,具有陶瓷的質感,相較陶瓷又具有輕巧和不易跌碎的優點,被廣泛用于航空餐具、兒童餐具、眾多飯店、餐廳、酒店、食堂、快餐店等餐飲領域。密胺餐具中的主要有害物質為三聚氰胺和甲醛。密胺餐具在加熱、酸接觸或其他不當使用時,產品中殘留或分解的三聚氰胺和甲醛可能遷移進入與之接觸的食品中,對人體造成危害。在日常檢測中,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和甲醛遷移量的檢出率較高,相關報道也較多[1-2],相關風險需持續關注。
2 紙吸管和快餐紙包裝
紙吸管是以紙為原料,經粘合、卷繞、干燥、分切等工藝制成的吸管,快餐紙包裝包括紙餐盒、紙杯、紙袋、包裝紙等。隨著“限塑令”的實施,紙吸管和快餐紙包裝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其產品質量安全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在紙吸管和快餐紙包裝(包括其原料紙)的生產過程中,會加入漂白劑及消泡劑、助濾劑、濕強劑等加工助劑,還會使用膠黏劑、印刷油墨、防腐殺菌劑、防油劑等。該類產品的組成較為復雜,若原料把關不嚴或生產過程控制不嚴格,產品中可能含有丙烯酰胺、重金屬、1,3-二氯-2-丙醇、3-氯-1,2-丙二醇、礦物油、全氟化合物等有害物質,在一定條件下遷移進入食品。丙烯酰胺來源于造紙過程中使用的增強劑聚丙烯酰胺。重金屬的來源主要有兩方面。①造紙用的植物纖維在生長過程中吸收自然界存在的重金屬。②不法企業使用了廢紙,廢紙中的油墨等可能含有重金屬,1,3-二氯-2-丙醇和3-氯-1,2-丙二醇是紙張濕強劑環氧氯丙烷的分解產物。礦物油主要來源于回收紙中的油墨、連接料溶劑和脫模劑,全氟化合物主要來源于含氟防油劑,該類物質在受熱時會降解成小分子全氟化合物。
3 食品用復合膜(袋)
食品用復合膜(袋)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材料(如塑料、紙、鋁箔)通過不同粘合方法復合而成,用于包裝食品的產品。復合膜(袋)中的有害物質來源主要是生產過程中加入的添加劑及生產中使用的油墨和膠黏劑。復合膜(袋)生產中使用的添加劑主要有增塑劑、穩定劑、抗氧化劑等。增塑劑是最受關注的一類添加劑,其中又以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最為突出,相關的研究報道也較多[3-4]。穩定劑是除增塑劑外使用最多的添加劑,主要有熱穩定劑和光穩定劑,熱穩定劑中的有機錫類化合物和光穩定劑中的二苯甲酮類物質都具有較大毒性,需引起關注。油墨帶入的有害物質主要有有機溶劑殘留、重金屬、多環芳烴及光引發劑等。膠黏劑帶入的有害物質主要是異氰酸酯類水解產生的芳香胺及稀釋用的有機溶劑。
4 食品金屬罐
食品金屬罐主要分兩片罐和三片罐兩種。兩片罐由罐身和罐蓋組成,三片罐由罐身、罐底和罐蓋組成。食品金屬罐內壁通常涂布有機涂層,可有效避免飲料等內容物直接接觸金屬引起的金屬罐腐蝕、金屬離子析出等問題。但有機涂層中的化學物質也可能遷移進入食品帶來質量安全問題。食品金屬罐的內涂料主要有3類,分別為環氧樹脂涂料、聚酯涂料和聚氯乙烯有機溶膠涂料,在涂布過程中可加入酚醛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等作為固化劑配合使用。因此,食品金屬罐內涂層中可能含有雙酚A、雙酚A縮水甘油醚及其水解和氯化衍生物、環氧氯丙烷、苯酚、甲醛、三聚氰胺等殘留反應起始物、擴鏈劑和反應中間產物,這些物質都具有一定毒性,會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危害。
5 奶嘴
奶嘴一般是用硅橡膠或乳膠或橡膠作為原料,加入催化劑、交聯劑、改性劑、補強劑等助劑后,經混煉、成型、硫化等工藝后制得。奶嘴的生產過程中會使用大量加工助劑,在硫化過程中會發生化學反應,如果生產工藝控制不嚴格,容易殘留有害物質。為提高橡膠的彈性和耐用性,需在產品成型后進行硫化處理,并加入硫化促進劑以降低硫化溫度和加快硫化過程,而硫化促進劑中通常含有仲胺結構,在硫化過程中會分解出仲胺,與補強劑中吸附的氮氧化物反應,生成亞硝胺類物質,而該類物質大多具有高毒性和強致癌性,對人體危害較大。硫化工藝中通常需要二次硫化過程,該過程除了用于補充交聯反應外,主要用于驅除硫化劑分解產物和其他揮發性化合物。如果二次硫化的溫度或時間未達到合理要求,或者設備老舊、通風不暢致使硫化不到位,則易導致揮發性物質超標。奶嘴中揮發性物質超標的報道較多[5]。封棣等采用吹掃捕集-氣質聯用法對嬰幼兒橡膠奶嘴中揮發性物質進行篩查,結果在27份樣品中檢出98種涉及11類的化學物質[6]。
6 結語
本文對密胺餐具、紙吸管、快餐包裝紙、食品用復合膜(袋)、食品金屬罐、奶嘴等幾種典型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質及其來源進行了分析。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中有害物質的控制,需要生產企業從源頭上把好原料質量關、嚴格控制生產工藝,同時也需監管部門加強產品質量監管,防范相關風險,有害物質遷移到食品中的程度,與產品是否正確使用有關。因此,對于消費者,除了在購買產品時要通過注意觀察標簽、外觀等信息選擇可靠的產品外,還需認真閱讀說明書,按照說明書中標識的使用溫度、注意事項等信息使用產品,避免因使用不當對自身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
參考文獻
[1]楊麗,劉麗霞,仲召昊,等.依據新標準監測密胺塑料餐具產品總遷移量、三聚氰胺遷移量、甲醛遷移量[J].現代食品,2017(24):86-89.
[2]李潔君,孫夢捷,趙鐳.網購密胺餐具的質量分析[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0,11(22):8400-8405.
[3]金文進.食品包裝袋中鄰苯二甲酸酯遷移規律的分析[J].中國包裝工業,2013(10):6-7.
[4]王如景.因吸吮“五毛食品”包裝可能導致額外攝入塑化劑的危害分析[J].現代食品,2021(5):140-142.
[5]謝文緘,林長欽,謝永萍,等.奶嘴及安撫奶嘴中揮發性化合物含量監測與質量提升[J].當代化工,2017,46(3):560-562.
[6]封棣,楊慧敏,栗真真,等.吹掃捕集-氣質聯用法對嬰幼兒橡膠奶嘴中揮發性潛在遷移物的高通量篩查[J].中國食品學報,2015,15(4):164-170.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