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沃爾瑪食品安全協作中心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主辦

2020-02-28 17:12:35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沃爾瑪食品安全協作中心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主辦首屆國際食品安全教育論壇

□ 張聰 本刊記者

“小時候,我看了許多科普圖書;讀研究生時我將研究方向轉到了食品領域,這期間,我幾乎將圖書館里所有與食品相關的書本都翻了一遍,并在其中發現了一句打動人心的話:一邊是學者作的研究,那是可以無限延伸的,另一邊是大眾的飲食行為,那也是非常固定的,這兩者之間隔著深不可測的鴻溝,只有教育才能將其溝通,尤其是健康領域的研究,其如果未能轉變成老百姓的飲食和健康行為,那么該研究的社會意義就無法實現。”在武漢舉辦的首屆國際食品安全教育論壇上,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動情地說,“我覺得這句話說得太對了,如今我就是要把食品與健康知識傳給大眾,搭建這一研究與生活溝通的橋梁。”

2019年11月14日,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六屆年會期間,沃爾瑪食品安全協作中心(以下簡稱“中心”)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以下簡稱“學會”)共同主辦了首屆國際食品安全教育論壇,眾多像范志紅老師一樣致力于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培訓和研究工作的中外專家及政府代表聚集一堂,圍繞如何建立以行為為基礎的食品安全文化、食品安全教育的現狀和方向、食品安全風險預警與消費提示、公眾科普教育的實踐等內容進行討論,從而探索適合中國國情與社會發展的食品安全教育共治新模式、新思路。

圖1 Campden BRI研究中心教授 Bertrand Emond

本屆論壇由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會長顧振華和沃爾瑪食品安全協作中心執行主任嚴志農主持。顧振華會長強調,我國的食品安全呈現出穩步向好的發展態勢,但是老百姓仍舊不太放心;社會上流傳著許多與食品安全相關的謠言,這給食品安全工作人員提出了一項重要任務——做好與消費者的溝通和交流。嚴志農博士則表示,食品安全科普和教育工作是一項涉及多方面力量的社會工程,是確保國家食品安全水平穩步提升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更是一項持續和長期的工作。目前,我國在食品安全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探討交流還有待提高,因此中心和學會希望發揮各自的國內外專家資源優勢與實踐經驗,推動食品安全教育領域各類議題的交流,以期吸引更多機構參與到中國食品安全教育的事業中來。

那么,食品安全文化與教育究竟應該如何普及才能深入人心呢?又應如何通過構建食品安全文化、教育和培訓來提高食品行業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怎樣才能有效進行食品安全交流,從而為全球食品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創造價值?基于以上問題,論壇部分嘉賓發言中的主要觀點或成功經驗為與會者進行了解答,希望能對從事或熱愛食品安全教育工作的人士有所啟發。

行業如何通過培訓加強食品安全文化

“所謂食品安全文化,就是要確保員工做的事情及其方法是正確的。同時,這種正確的事情、正確的方法是可持續的,即便出現問題也能被迅速識別出來。”Campden BRI研究中心教授Bertrand Emond說道,“我們在有關全球食品安全培訓的調查中發現,很多食品公司難以開展有效的培訓,他們在這一方面表現不佳——企業文化對員工的行為無直接影響,人們并不享受文化培訓的過程或總會忘記要點,培訓也沒有清晰及可衡量的目標可言。”

因此,必須確保能夠實現幾個關鍵因素才能確保及時有效的培訓,即要做什么培訓(what)、培訓誰(who)、什么時候培訓(when)、怎么培訓(how)、為什么培訓(why),這些都是食品安全文化培訓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此外,培訓方式也有技巧可言,例如傳播的信息盡量較短或用圖片來呈現,且培訓內容要靈活有趣,這有助于激發員工的創新思維,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如何做好中國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教育

談及中國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教育話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說道:“從長遠角度看,我們希望可以加強科學傳播和信息分析方面的研究,將輿情分析、傳播規律分析,以及消費者的心態和行為分析全部納入研究范圍。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課題因為資金問題并未啟動,希望其將來可以得到行業協會的資助,進而逐步提升該領域的研究水平。”

圖2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范志紅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業界應將“預防性的科普教育”作為刻不容緩的工作之一,持之以恒地將與食品安全行業相關的知識及時傳達給消費者,因為無知的頭腦較容易被謠言所左右,這就需要讓正確的知識事先填補消費者的知識空白。

那么,消費者應該了解什么樣的食品安全知識呢?可以說有5項內容特別重要,包括看懂食品標簽、了解食物營養常識、知曉食品安全常識、懂得食物保存常識,以及掌握食物處理常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只會關注食品的保質期和生產日期,并不會在意儲存條件等相關信息。

夯實公眾科普工作的科學基礎

圖3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理事長、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 劉秀梅

作為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理事長,劉秀梅向與會者介紹了學會近年來公眾科普工作的相關進展。她提到,2019年是學會連續第9年重點推進科普工作,“有聲、有勢、有為”是學會在公眾科普工作中時常強調的目標。多年來,學會在夯實公眾科普工作的科學基礎方面聯合各方力量進行了大量工作,組織模式、工作目標都非常規范,并逐步健全了專家智庫和人才隊伍,故有著豐富的科普素材和知識累積。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以科普的語言表達專業的話。‘有聲’是指在科普時期和危機時期都要發聲,‘有勢’就是要科學、權威、有影響力,并反映科技界的共識。這是學會開展工作的特點,也是我認為學會做得最好的一點。”劉秀梅動情地說。

在食品生產過程中,企業需要嚴格執行生產衛生規范。目前,我國對食品安全領域的監管手段主要表現在強制執行食品安全限量標準方面,但保障食品安全更重要的是生產過程控制。實際上,規范應等于行為,其對生產者而言是重要的行為要素。為減少食源性疾病的發生,消費者也要注意控制自身的飲食行為,對于食用風險較高的食品應保持克制,守住“最后一口”,人人都要對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和平時期的信息傳播具有立體性,單靠報紙、電視臺,以及發放食品安全手冊的方式已無法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知識的渴求。如今,人們更愿意通過網絡、手機APP、微信小程序等方便快捷的途徑接收信息,因此,有關部門應與時俱進地將食品安全知識科普的陣地部分轉移到與百姓生活習慣更為貼近的信息傳播平臺上來,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地接收相關知識。坦誠地講,這項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行業還需堅持不懈,循序漸進,才能逐步收到成效。

全國兒童食品安全與健康守護行動在中國的實踐

圖4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項目聯絡部主任 韓麗娜

2012年,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和北京師范大學共同推出了《中國兒童慈善需求研究報告》,并指出,中國兒童的慈善需求較為復雜,故不能用一套方案解決所有孩子的問題。對此,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項目聯絡部主任韓麗娜給出了答案,她說:“我們把兒童的需求分為3個層次:其一是兒童的基礎慈善,即用資金和物品可以進行直接幫助;其二是兒童的特殊權益需求,需要把困境兒童根據不同需求進行詳細分類,并制定解決方案;其三是兒童的發展需求,這也是公益領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教育。”

為使兒童食品安全科普教育深入開展,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聯合主辦了以兒童食品安全和食育教育為主題的大型教育類公益項目——“全國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2019年底,該項目正式由“全國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升級為“全國兒童食品安全與健康守護行動”。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的立項宗旨是希望搭建一個政府支持、專家指導、企業參與、媒體傳播、全民受益的協作平臺。除政府及相關行業的支持外,專家也是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包括來自食品安全、營養健康、兒童健康,以及兒童文學的40余位專家,他們都是項目的核心專業支撐力量。

截止目前,全國兒童食品安全與健康守護行動已小有成績,項目跨越了全國20個省市,聯動177家相關政府部門、社會機構、高校志愿者團隊建立了300家教育基地,同時舉辦了170多場移動體驗營活動,直接受益的家庭達200萬人次,互聯網點擊率達上億次。“教育類項目必須嚴謹地進行,因此,我們不僅重視專業內容的傳播與交流,且從項目開始就邀請了第三方公司進行跟進調研。經過調研公司的對比分析發現,孩子們在接受科普的過程中很開心,因為他認為自己參與了一項既好玩又有意義的大事,并從中學到了知識,比如不吃三無食品,吃東西之前要看保質期;又如他們愿意分享新學的知識,進而使家庭中的食品安全行為也有所提升和改善。”韓麗娜總結道。

總體而言,首屆國際食品安全教育論壇起到了促進國內外專家學者與食品安全教育領域人員面對面交流的作用。沃爾瑪食品安全協作中心期待能夠與關注和參與食品安全教育的各界人士一起,為中國的食品安全教育工作獻計獻策,匯集各方力量,持續投入到食品安全事業當中。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中國 Copyright ? www.mytravellingguide.com 2012-2018

備案/許可證號:京ICP備09075303號 海淀分局網絡備案編號:1101085079,1101055372

主辦單位名稱: 北京中商富安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中路39號萬地名苑1號樓1004室(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010-88825653   010-88825683  010-64972251   010-88825687   業務咨詢:010-88825689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