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類食品接觸材料新國標將于4月19日正式實施
隨著公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不斷增加,與食品安全密切相關的食品接觸材料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4月19日,9類食品接觸材料的新國標將正式實施,為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增添了新動力,也為食品安全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保障。
食品接觸材料知多少?
食品接觸材料是指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會接觸到食品的材料及其制品,比如食品包裝袋、電飯煲、榨汁機、廚具餐具等,也包括食品生產過程中的機械、運輸設備中與食品直接接觸的部分。
食品接觸材料對食品安全猶如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合適的材料和包裝能夠防止食品受到外界污染,保證食品的品質和特性不發生變化;另一方面,材料本身的化學成分會向食品中發生遷移,如果是有毒有害成分且遷移的量超過一定界限,就會影響到食品的衛生安全。
食品接觸材料種類非常繁多。4月19日實施的新國標涉及到9類食品接觸材料:搪瓷制品、陶瓷制品、玻璃制品、食品接觸用塑料樹脂、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制品、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制品、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食品接觸用涂料及涂層以及食品接觸用橡膠材料。
新國標規定了哪些內容?
新國標對食品接觸材料的規定主要包括感官要求和理化指標兩個方面。
從感官要求來看,新國標的規定大都以食品安全為出發點。例如陶瓷上的裝飾不能有脫落現象;玻璃制品應無飛邊、裂紋及崩損缺口;紙和紙板材料及制品不得有異臭和霉斑;金屬材料及制品接觸食品的表面應清潔,鍍層不應開裂剝落等。
從理化指標來看,新國標主要有遷移量和最大殘留量兩項指標。遷移量方面,新國標對食品接觸材料的總遷移量和特定物質遷移限量都有明確規定,一般材料的總遷移量不得大于10毫克/平方分米;鉛、鉻、砷等重金屬的遷移限量則視材料類別、用途、大小有一定區別。在最大殘留量上,新國標主要是通過高錳酸鉀消耗量來體現食品接觸材料中有毒有害成分的多少,并規定最大限值。
此外,新國標對添加劑、標簽標識、原材料要求和特定材料的微生物限量等也做出了具體規定。
如何選用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了解了食品接觸材料的特性和新的國家標準以后,在日常選用中應當注意的事項又有哪些呢?檢驗檢疫部門提醒消費者:
一是嚴格按照新國標選擇和使用。新國標在充分考慮食品安全的基礎上,對原材料、生產工藝、添加劑和產品使用條件等提出了全面要求,消費者在購買前和使用中都可以參考,應遠離感官要求和添加劑等不符合規定的產品。
二是不要盲目迷信進口產品。從檢驗檢疫部門近年來對進口食品接觸材料制品的檢驗情況來看,不合格品數量也很多,并且涵蓋了榨汁機、咖啡機、濾水壺、電飯鍋等多種“網紅”和“爆款”商品。
三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不同食品接觸材料的特性是不同的,食品對材料的要求也有差異。例如,裝飲料的塑料瓶本來方便無害,但如果重復利用來裝油類和酸堿性物質,其中的增塑劑就容易在油脂和酸堿腐蝕下溶出,危害人體健康。因此,材料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在選擇時應將食品的類型、使用的時間和溫度等因素充分考慮。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5-01-06)包裝飲用水國標出臺水產品不能以成分命名
- (2015-01-06)包裝飲用水新國標出臺 可口可樂等巨頭將受影響
- (2015-05-04)包裝飲用水新國標將實施市民選擇飲用水更“簡單”
- (2015-05-21)《包裝飲用水》新國標24日實施 嚴控產品名稱
- (2015-05-29)解讀包裝飲用水新國標 并不意味著水質要求降低
參與評論